1470年,米兰加里亚佐《时钟书》记载,“伦巴第工匠”首次发明了擒纵技术配资资深炒股配资门户,据此造出擒纵钟。
1583年,17岁的意大利伽利略发现摆的等时性,世界上第一只机械摆钟就是据此原理制成的。
1656年,荷兰惠更斯基于此原理发明摆钟,并于1673年发现摆线严格等时性,改进摆钟设计。
按照西方历史描述,钟表技术完全是西方的发明创造,相信很多中国人也这么认为。然而,意大利尘封的古卷却揭开了中国源头,原来西方叙事不仅充满谎言,而且还刻意隐瞒了历史真相。
中国机械钟的历史
谈及机械钟,大概会被认为是欧洲发明,但事实却非如此,中国才是机械钟的原创发明者,因为最初的机械钟源于对天象的模仿。
唐朝开元年间,唐僧“一行”和梁令瓒等设计了水运浑象,附有报时装置,每个时辰可以自动报时,还能表现日升月落、测定朔望(无月为朔、满月为望)等,被称为“水运浑天”或“开元水运浑天俯视图”。
所谓“浑象”,其实就是一种表现天体运动的演示仪器,模拟日月星辰运行,最早应该出现于西汉。日升月落即为一天,精确模拟这种运行的机械装置,自然就是造出了机械钟表。中国经过数千年“时间”探索,唐朝时出现这种机械钟并不奇怪。
因此,英国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在《中国科学技术史》第四卷中说:“高僧一行和梁令瓒所发明的平行联动装置,实质上就是最早的机械时钟,是一切擒纵器的祖先,走在欧洲14世纪第一具机械时钟的前面。”
北宋时期,在《新仪象法要》中,苏颂更进一步,详细记载了擒纵天文钟,开启近代钟表擒纵器的先河,其中 “天衡关锁” 结构能够实现 24 小时等时输出。此书还记载了水运仪象台各部件绘图说明,正是根据这些图纸,后人才能较准确地复原出水运仪象台的全貌。
问题在于:李约瑟提到的欧洲14世纪第一具机械钟,到底是源于中国,还是欧洲的独立发明?按照西方主流观点,当然是欧洲独立发明,但意大利威尼斯的尘封古卷中的“波斯水钟”,却揭开欧洲钟表技术来源的真相。
戳穿西方又一谎言
意大利威尼斯国家档案馆中,有两份尘封古卷,其中提到“波斯水钟”:
第一份出现于1315年,谈到为波斯水钟更换铜管与漏壶,这应该是传统的刻漏钟。
第二份出现于1321 年,卷宗中出现 “horologium nocturnum” 一词,指代夜间自动报时装置。这一记载非同凡响,因为这代表当时威尼斯用的是水力擒纵钟。但与米兰加里亚佐《时钟书》记载不同,这里将擒纵钟的发明者归于“波斯”。
但诡异的一幕出现了,到了1350年“波斯水钟”悄然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“意大利钟”。然后,1470年米兰加里亚佐认为是伦巴第工匠发明擒纵钟。
根据威尼斯的这些档案,可以看到以下两点:
首先,西方机械钟源于波斯,但波斯机械钟源于何处呢?中国史书记载的非常明确,僧一行和苏颂发明了机械钟。因此,机械钟传播路线非常明显,就是从中国通过丝绸之路西传到波斯,然后再传到欧洲。至于传播时间,大概率发生在蒙古西征或蒙古帝国时期。
耶律楚材曾在中亚寻斯干城和开封同时测量月食,结果发现开封的早于中亚一更半。如果没有钟表,耶律楚材显然不可能做这样的测量。其实,在僧一行和苏颂发明的基础上,宋元时期已能将机械钟小型化,所以耶律楚材能在两地同时测量月食出现的时间。
其次,从上述古卷中不难看到,西方有目的有意识的说谎,或是因为利益、或是因为宗教,消除了技术中的波斯印记。因为消除了来源印记,于是就堂而皇之的变成了西方的成果。
最后,虽然尘封古卷戳穿了西方谎言,但这件事的背后还有更值得思考的地方,即所谓古代西方很多科技,真是欧洲原创发明,还是部分或大部分的终极源头是中国?
《古兰经》中,先知穆罕默德说过“知识,虽远在中国,亦当求之”。同时,古代中国与中西亚交往较多,唐朝时甚至设置波斯都护府。因此,据此可知中国文化科技必然西传,那么传到西亚之后,有没有继续西传到欧洲呢?
以机械钟来看,毫无疑问的是继续西传了,但一方面欧洲整体缺少记载,不知道技术真正源头,一方面后来有意识的抹去中间来源,进而导致中国源头被抹去,一方面构造或美化了古希腊,将很多技术源头都归于古希腊,于是外来的科技就被成功的“洗”成欧洲成果。
正因如此,美国学者罗伯特·坦普尔才会指出:“长期以来,这些和许多其他的中国的原创成果,一直都被遗忘,或是蒙在鼓里。那些奠基现代世界的发明与发现,可能有一半以上均来自古代中国。”
顺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